游客
题文

I.尼泊金丙酯()已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下列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6组峰
B.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与NaOH溶液反应,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1 mol NaOH
D.最多有10个碳原子共平面

Ⅱ.合成高分子树脂F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B→C的反应类型为             
(3)C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已知碳碳双键能被O2氧化,则上述流程中“B→C”和“D→E”两步共同所起的作用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1-、OH- 、NO3-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
对于该两厂的废水,可采取下列两种方法来处理:
(2)如果在废水中加一定量的铁粉,可以发生反应并回收其中的金属 (填写金属元素符号),离子方程式是
(3)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写出两个离子方程式:
(4)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 ,可用来浇灌农田。

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反应:2KNO3+3C+S=K2S+N2↑+3CO2↑。请回答:
(1)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2)当有4.48L(标准状况下)氮气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按要求作答:
(1)石灰石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HCl只做氧化剂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碳单质做还原剂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Ⅰ.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10 mL 2%H2O2溶液


10 mL 5%H2O2溶液


10 mL 5%H2O2溶液
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0 mL 5%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0 mL 5%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
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 (填一种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__。

Ⅱ.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某同学通过测定O2的体积来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快慢,实验时可以通过测量____ _ (或 _ 来比较。
(2)0.1 g MnO2粉末加入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3)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理论,联系化工生产实际,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填序号)。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以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勒夏特列原理可以指导怎样使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催化剂的使用是提高产品产率的有效办法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都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状态。
(1)若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若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
(3)若A、C是气体,而且 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向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4)若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