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的实验中,某次测量小球的直径的示数如图1所示,图中1游标上10格的长度为19mm,则小球的直径d mm。用秒表记下了单摆振动50次的时间如图2所示,由图可读出时间为 s。
(2)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 (填“A”或“B”).另外,在南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两单摆的摆长之比= .
(1)如图为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它是每隔1/30s的时间拍摄的。从某个稍大些的位置间隔开始测量,照片上边的数字表示的是这些相邻间隔的序号,下边的数值是用刻度尺测出的其中两个间隔的长度。根据所给的两个数据,则可以求出间隔3的长度约为 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已知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它的总长等于9mm,用这个
游标尺测得某物体长度为2.37cm。则这时是游标尺上的第 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第 条刻度线对
齐。
小明在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物体质量M间的关系"时,设小车及车中的砝码的总质量为M,砂及砂桶的总质量为m。
(1)在做该实验时,小明将砂及砂桶的重力视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他这样认为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做该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砂及砂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D.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 |
(3)若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由于操作不当.得到的a-F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某同学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在做前面一个实验时,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了保证刻度尺竖直,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
(2)在做后面一个实验时,下面列出的措施中,哪些是有利于改进本实验结果的( )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到0点时拉力要适当大一些 |
B.两个分力F1和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一些 |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平行贴近木板面 |
D.拉橡皮条的绳要细,而且要稍长一些 |
图甲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小车开始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单位:cm)如图乙所示,纸带上相邻两点间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小车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宇)。
小明在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
、物体质量M间的关系”时,设小车及车中的砝码的总质量为M,砂及砂桶的总质量为
。
(1)在做该实验时,小明将砂及砂桶的重力视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他这样认为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做该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砂及砂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D.用天平测出![]() ![]() |
(3)若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外力
的关系,由于操作不当,得到的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