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
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 |
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具有自然科学前提,是科学革命理论的来源和基础
②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物质武器
③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选择与众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用中国精神铸就文艺之魂,这就需要
①创作出时代精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
③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文艺,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
④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
A.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B.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D.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全局高度,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考虑。党高度重视教育领域改革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发展教育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