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项目曝光后,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间掀起轩然大波。此事件被称之为“棱镜门”(代号PRISM),涉及到美国9大互联网服务商与国家安全局之间存在的所谓“数据合作关系”,其造成的影响正在全球网民间持续升温,成为连日来国外媒体评论的焦点。随着“棱镜”秘密监视项目大白于天下,天天举着 “人权”、“自由”、“民主”大棒的山姆大叔在全世界面前丢了脸。听其言、观其行,在这场尚未结束的“棱镜门”事件中,处处可见美国的霸道逻辑。
霸道之一:践踏人权毫不手软。
霸道之二:贼喊捉贼地指责他国还理直气壮。
霸道之三:相关机制尚未启动就开始施压抓人。
材料二:埃及军方为解决国内危机设下的“48小时最后期限”到期后,埃及局势急转直下。军方宣布控制局势、总统穆尔西下台并遭软禁、其所属的穆兄会重要领导人及成员遭逮捕、临时总统火速宣誓就职……短短一天之内,埃及政坛发生巨大变化,引起外界极大关注,多方对埃及局势作出表态回应。埃及社会现存的矛盾并未随着穆尔西的离去而消弭。一些势力、派别之间分歧甚至仇恨依然存在,这使得埃及社会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全方位和解。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
(2)面对材料二,请联系一下我国政府,运用“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的成与埃及政府的败。
(3)中国应如何加入国际社会这个大家庭?
( 3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收入。
材料二 Z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阵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材料三 A 村村委会多次组织村民召开村民会议.协商解决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居住模式、土地流转方式、收益方式、社区公共事务等问题。经过各方努力,通过村委会协调流转的农户有307户,流转面积占流转总数的91.96 % ,使村民的收益有了保障。
(1)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12分)
运用民主管理和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委会和政府在土地流转中所扮演的角色。(12分)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观众了解历史真相、获取民族记忆的一个便捷平台。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使其鲜活起来,是电视剧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八年抗战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句甸的血泪史,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远远超出和平年代的人们的想象。然而近年来,一些抗战剧创作者不进行必要的采风活动,也不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核查,便开始艺术创作;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甚至不惜篡改和游戏历史,将大量奇幻、神话、多角恋等低俗的情节充斥其中,误导观众对抗战历史的正确认知。
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引发网友吐槽,人民日报也痛批抗战剧戏说史实,丧失文化自尊。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已成为抗战剧创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当前我国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
(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抗战剧创作为什么要坚持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进行抗战剧创作提出两条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 D 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14分)
材料三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各个历史时期,厉行节约始终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政府职能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问题,某校同学搜集到以下资料: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我们有着显著的成绩,但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仍未彻底扭转。政府拥有过多的资源、要素配置权力,同时,提供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又尚不完善,职能“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混杂存在,并形成了思维定势,导致对企业的过度干预和对发展的制约,某些方面已形成累积性矛盾,造成了经济结构的种种不协调。同学们经过深入探究,普遍认为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要发挥作用必须转变政府的职能。
材料二 2010年5月1日,有史以来最盛大的一届世博会在上海黄浦江畔拉开序幕。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让城市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 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让每一个弱势群体都能从城市文明进步中平等地分享发展机会,拥有国民待遇,让每一个外来人员,都能从城市的产业成长中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谋得生存空间;现代城市,还应是建设公民社会的先锋和榜样,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增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提升城市政治文明;民生进步,是城市深切的人文关怀,也是城市真切的幸福拷问;社会正义的张扬,法治权威的维护,是城市治理的文明奠基。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政治常识,谈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应该如何转变政府的职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分析,如何才能使人民在城市中生活得更美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21日,社科院发布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0年群体性事件仍然保持着多发的态势。尽管事态早已平定,但瓮安事件、湖北石首等群体性事件依然使人不寒而栗。群体性事件是因为一些地方在加速发展和转型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历史上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造成的民怨太深。
材料二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草案。根据现行相关法律,每96万农村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每24万城市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2009年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谈谈如何处理好此类事件?
(2)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为何要处理好此类事件?
(3)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政治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