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右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 它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A.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福建省南安一中、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09届高三期中联考,历史,38)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个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
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广东三校第一次联考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试题,历史,9)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种现象说明()

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 
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
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

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巨大挑战。下列不属于不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严重问题的是()

A.信息泛滥、垃圾信息 B.网络犯罪
C.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D.环境污染

“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式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

(1)下列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下图指出其变化及成因。

穿着改良旗袍的五位婆婆不再缠足的姑姑刚剪掉辫子的四位爷爷
(2)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服饰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
20世纪50年代女性最时尚、单调的列宁装20世纪80年代末陕西韩城党家村姑娘们展示的时尚服装
请回答:有人说“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请你结合上述两幅图片阐述这个说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