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
|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
|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
|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
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主要反映了
| A.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 |
| 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 |
| 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 |
| D.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
下表是1893年~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年份 |
生产资料 |
消费资料 |
|||
| 机器及大工具 |
原料 |
器材:半制品等 |
消费品原料 |
直接消费资料 |
|
| 1893 |
0.6 |
— |
7.8 |
13.0 |
78.6 |
| 1903 |
0.7 |
— |
14.3 |
22.3 |
62.7 |
| 1910 |
1.5 |
0.1 |
16.0 |
17.0 |
65.4 |
A、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消费资料不再成为进口的主体
C、甲午战争后国内工业有所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进口贸易
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 A.虎门销烟 | B.太平天国运动 |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其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要严加防范。该规定说明
| A.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 |
| B.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
| 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 |
| 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 |
如图画作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作,画作中的树老干枯枝,鸟被拉长身子,紧缩一团,翻着白眼。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
| A.工笔重彩,追求绚丽 |
|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
|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
| D.注重写实,富有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