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題。
材料一 (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 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 国)学习,等等。通过改革,现代世俗教育制度出现雏形。……由于阿里对埃及現代教育的突 出贡献,而被后人称之为埃及“現代教育之父”。
-—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
(1) 依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又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但是“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2) 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 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阿里改革的后果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丙处为___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丁处为_________。图中丙、丁两处之间的最大气压差可能为(填写字母)________百帕。

A.40< P< 41 B.44<P<45 C.54<P<55 D.59<P<60

(2)图中甲地的风向?比较图中甲、乙两她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3)简述图中天气系统A经过北京前和经过北京后的北京市天气状况。
(4)如果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在春季受图中丙天气系统控制,则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 B.④—乙 C.⑦—丙 D.⑥—丁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季节)。
(3)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4)气候类型④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
(5)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

读图甲和图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世界上两个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它们在19世纪中后期发展工业所拥有的共同区位优势是________资源和水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工业区在自然带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都是_______________业。图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3)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两个地区都进入了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区域内资源短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偏高。区域面临着_______________、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4)面对困境,两地都采取了发展科技、改善交通条件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使得区域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大力发展____________和高新技术产业,③重视___________产业的发展。

(12分)南部苏丹已正式从苏丹分离,成立南苏丹共和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40°N,116°E)的________方向。
(2)甲、乙两幅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____________;若图甲中②地和③地的图上距离为2.22厘米,则图甲的比例尺约为________________(数字式)。
(3)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M河是,乙图中的N河是____________。
(2)N河流域上游有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3)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