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梁启超说:“以社会主义运动之立场而论,欲此主义之传播与实现,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主体。劳动阶级不存在之国家,欲社会主义之实现,有道无由。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籍……”“资本主义必非社会终极目的的明矣,不过借以为过渡。”这表明他   (   )

A.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B.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C.还没有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弊端
D.认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政府财政收入问题 B.大地主的特权问题
C.农业生产发展问题 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

“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戊戌变法

下列北魏孝文帝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制定俸禄制 C.颁布均田制 D.同婚姻

成书于6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B.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C.北魏迁都洛阳后,促进当地繁荣 D.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