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中国学者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动的,想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
| A.道家 | B.法家 | C.墨家 | D.儒家 |
下列属于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活动的是:
①编成《滑达尔各国律例》和《四洲志》②研究仿制西方战舰
③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知识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乾隆时期,北京百姓“厌听吴骚,闻歌昆曲(宫廷垄断的剧种),辄哄然散去”。徽班进京之初,只应内廷供奉,和外界接触较少。道光年间开始对外演出,有了和其它剧种频繁交融的机会。在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期。京剧的发展历程说明:
①宫廷的支持是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②京剧的发展应该坚持走大众艺术的道路
③没有兼收并蓄,京剧的发展就没有生命力
④京剧的繁荣经历了几代艺术家的努力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A.指南针 | B.印刷术 | C.甲骨文 | D.儒家学说 |
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人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
|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