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35年清明节前夕,国民政府规定每年清明日为“民族扫墓节”,由中央政府派要员前往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祭扫。这一做法旨在(   )

A.东北沦陷,誓师抗日
B.表彰先贤先圣功绩,鞭策民族自信心
C.向中共表达合作抗日的意愿
D.消弭国民党内派系纷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

A.法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荷兰

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这反映西班牙出现了()

A.商业危机 B.商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经济危机

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B.婚姻讲究门当户对
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A.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 C.航空事业 D.电报电信业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