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
——李大钊《从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材料2:甲午一役之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一爆发者也。
——蔡锷《军国民篇》
材料3:上帝至尊的教义及其对多神观念和祖先崇拜的排斥,不仅触犯道教和释教,而且直接践踏了儒学真义,形成于西方民俗和历史中的布道、洗礼、忏悔仪式,在具有另一种民俗和历史的中国人眼里却是全无神圣意义的伤风败俗之举。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4:庚子年间流传的一件揭帖,把怨恨“贼子通洋保国会,不久落头归阴城”列为“上帝今有七怒”之一。
——《义和团杂记》
材料5:“(义和拳)酿成大祸难收拾,外洋的八国联军进北京。”
——秋瑾《精卫石》填词
(1)根据材料1、2、3,分析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2)根据材料4回答,义和团对维新派态度如何?原因何在?
(3)根据材料5回答,秋瑾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影响?秋瑾的评价有何不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即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是什么?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以往相比主要的版画是什么?简述中华民族严重危机的表现。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恩格斯_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据此,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对上述观点有何看法?试论证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1898年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的借款 |
|||
借款时间 |
借款对象 |
借款额(白银) |
借款附带条件 |
1895.7 |
俄、法 |
9896.8万余两 |
1.同意以海关税款为抵押 2.允许俄法参与海关管理 |
1896.3 |
英、德 |
9762.2 万余两 |
不准改变由英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的现状 |
1898.2 |
英、德 |
1.127 7亿余两 |
1.以海关关税为担保 2.以内地的税收(厘金)每年五百万两作抵押 3.由外国人控制海关征收 |
材料二《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在香港发表,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材料三据统计,自1989年至2001年,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7万多家,利用外资金额3 814亿美元。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关键设备42 000项,总金额1 283亿美元。目前,世界著名的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已有约400家在华投资。2002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
——高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大借外债的危害。
(2)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这幅漫画反映了列强侵华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方式?结合材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招商引资”对我国有何影响?
(4)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今天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给我们,这二者有何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企业
时间 |
类别 |
厂矿数 |
资本额(千元) |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
甲午战争前 |
商办 |
53 |
4 704 |
22.4z |
官督商办、宦办 |
19 |
16 208 |
77.6% |
|
甲午战争后 |
商办 |
63 |
12 465 |
70% |
官督商办、官办 |
18 |
5 345 |
30% |
材料二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三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磨房也因此被迫关闭。
请回答:
(1)材料一不同时期中国近代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外国侵略的加剧,促使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
B.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呼声的促进 |
C.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了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变化 |
D.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政策的鼓舞 |
(3)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