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人口迁移的去向概括人口流动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2年3月15日,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发表了令世界震惊的新观点: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的船队比哥伦布早72年到达美洲大陆,还可能比麦哲伦早一个世纪进行了环球航行。1421—1423年间,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世界。有人说郑和下西洋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定峰。郑和下西洋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把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国际贸易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可以让所有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壮举。然而也有人说,西欧航海家的新航路开辟,靠着几支小小的船队,让西欧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可谓投小报大;而郑和下西洋投入“巨大”却并未促进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此后开始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郑和下西洋可谓高投入低产出,甚至可以说无产出,简直是糊涂之举。
请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的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阅读下图

请回答:
(1)开辟下列新航线的航海家分别是:航线①为 船队的航行路线,航线②为 船队的航行路线,航线③为 船队的航行路线,航线④为 船队的航行路线。
(2)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3)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史学界观点不一。一种观点:新航路开辟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主要是给世界特别是亚、非、拉美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第二种观点:新航路开辟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主要是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请阐述你的理由。

史学界认为:资本主义在西方逐步发展的历史,也是世界各地由相互隔绝状态过渡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成为统一的整体的历史。试以15、16世纪的有关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团辱之……市井之子孙(寄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井口之交,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手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郭陈列传》
材料三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功,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未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西汉初年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
(3)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令莫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引自《国语·晋语》
材料二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日: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事立;耕者必有一末、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引自《管子·海王》
材料三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目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引自《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材料四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久旱的甘霖啊!多洒上我的私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
(2)材料一、二与材料三、四所反映的内容有何联系?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初税亩,非正也”?材料四反映的情况是在初税亩实行前还是实行后?为什么?
(4)初税亩的实行对促进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有何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