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A.“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
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
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 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 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据此可知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②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③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社会主义工业化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新的方针政策的提出 B.传统名剧的再现
C.舆论的大力宣传 D.文化教育大跃进的推动

有位名人曾放言“90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大跃进”时期的口号
B.这种说法说明了社会上形成严重地浮夸风气
C.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
D.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之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