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
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 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
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 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
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 )。
A.政府之间的合作 |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
C.企业之间的联合 |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
战后成立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反映出的问题是( )。
A.美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和拥有对世界金融的支配特权 |
B.华盛顿是世界唯一的国际金融中心 |
C.美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作出的贡献最大 |
D.美国代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
以下为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这一材料反映出其主要职能是( )。
A.维持汇率稳定 | B.消除贸易壁垒 |
C.提供发展援助 | D.促进自由贸易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由此建立了( )。
A.金本位制 | B.布雷顿森林体系 |
C.欧洲统一货币 | D.多种新货币体系 |
下面是二战前后国际货币体系(经济体系)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美元偶然地充当了世界货币 |
B.国际货币体系转向以美元为中心 |
C.国际货币关系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
D.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