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这一材料反映出其主要职能是( )。
A.维持汇率稳定 | B.消除贸易壁垒 |
C.提供发展援助 | D.促进自由贸易 |
“肥料袋做裤,省钱又省布,前面印‘日本’,后面是‘尿素’”。这首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民谣揭示了当时部分中国人的服饰形象。浸透汗水、打着补丁的咔叽布工装,斜纹布军装,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共同引领着七十年代朴素、单调的服装潮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当时商品供应匮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衣御寒上
②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③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④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③④ |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
生活即历史。1992年夏天,在深圳一座露天咖啡厅中,四个年轻小伙子在聊天。从他们四人聊天的内容中,请你判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
A.小张说:“今年春节后不久,我在深圳有幸看到了小平同志。” |
B.小王说:“我把小平同志到深圳这件事,通过互联网专线发给了在美国的同学。” |
C.小李说:“今年要召开党的十四大了,估计改革开放的步伐又要加快了。” |
D.小赵说:“听说上海浦东发展很快,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到浦东区创业?” |
19世纪中后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这样描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我们的棉田……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普通确立 | D.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广泛建立 |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