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洛阳南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长安崇仁坊“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从材料可以看出,唐朝时期( )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地点限制
③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④政府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08年5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考古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
| A.大量白银货币 | B.粉彩开光花尊 |
| C.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 D.精美的棉布船帆 |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
|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
关于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
| 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 |
| 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适应范围广的特点 |
| D.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完善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灵渠 | D.芍陂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