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③民族意识觉醒下的斗争           ④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致之效果》,他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 
| B.工人斗争的决定性作用 | 
| C.商人罢市的推动作用 | 
| 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 |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这两个历史事件可以说明
| A.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 B.君主制是时代的潮流 | 
| C.人民群众已不再支持袁世凯 | D.近代中国实现民主化 | 
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昌,逆之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应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②领导五四运动③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④创立华兴会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瓦德西拳乱笔记》当中提到:“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他评论的是以下哪一历史事件
| A.三元里斗争 | B.义和团运动 | 
| C.五四运动 | D.国民大革命 |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外国人驻兵保护;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这一内容出自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