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右图表示在20℃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A、B植物相比,受到影响较大的是______植物。
(2)当光照强度为a时,比较A、B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A、MB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A、NB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A______MB、NA________NB(填“>”“<”或“=”)。
II.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2的研究中知道: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2的转换为定值(实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外界CO2量×转换率+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 的CO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umol/h,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
外界CO2浓度(μmol/h) 实际光合量(μmol/h) |
1.2 |
2.4 |
3.6 |
4.8 |
|
光照强度(klx) |
1 |
0.1 |
0.1 |
0.1 |
0.1 |
2 |
0.27 |
0.44 |
0.61 |
0.78 |
(3)从表中数据的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
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1μmol。原因是 。
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当实际光合量0.27μmol/h时,植物从外界吸收CO2为 μmol/h,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 。
(4)设外界CO2浓度为6.0μmol/h,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 μmol/h。
以下是关于玉米(2n=20)的相关研究。
(1)玉米基因组计划应测其体细胞中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2)早春玉米栽培时,农民常在田地上铺一层黑色塑料薄膜,再在薄膜上打一小孔播种玉米。这样做的好处有:①有效防止杂草;②提高玉米根系周围温度,增强____________,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无机盐的吸收。
(3)为探究影响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与D点相比,B、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示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____________(范围)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4)人工气候室使人们能在可控条件下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右图为控制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天中密封透光玻璃罩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
①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
②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的点是__________。
狗的毛色深浅与黑色素合成有关,B基因控制深黑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浅黑色素合成,基因型为BB、Bb、bb的狗分别表现为黑色、棕色、黄色。同时狗的体色还受E、e基因的影响,当E存在时,深黑色素能够合成。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欲鉴定一只黑色雄狗的基因型,选择多只基因型为eeBB的雌狗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色,则该黑色雄狗的基因型为;若子代黑色︰黄色=1︰1,则该黑色雄狗的基因型为。
(2)若两只基因型均为EeBb的雌雄狗交配,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若一只黑色狗与一只棕色狗杂交,子代中三种颜色的狗都有,则亲本中黑色狗与棕色狗的基因型分别为,子代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若这两只狗再次杂交,则生出黑色狗的概率是。
下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营养结构的模式图,图2中字母代表生物群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哪些成分(用字母表示),图2中未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有。
(2)若下图表示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草昆虫和蟾蜍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植食动物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_______部分,能量由植食动物流向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用序号表示)。
②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等功能。
③草原生物群落除上图中生物所代表的成分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
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甲图中,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对芽的效应是。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引起的。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给右侧以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
||||
组别 |
表现型 |
乔化蟠桃 |
乔化圆桃 |
矮化蟠桃 |
矮化圆桃 |
甲 |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
41 |
0 |
0 |
42 |
乙 |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
30 |
13 |
0 |
14 |
(1)根据组别_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和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