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对保持细胞间粘连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如下,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层粘连蛋白含有肽键数至少为m-3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C.该蛋白的合成需要DNA、RNA、RNA聚合酶等物质的参与
D.该物质的生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
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 |
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 |
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 |
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
B.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释放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 |
C.该实验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
D.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只能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不能在倒平板时加入 |
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
A.CO2和N2 | B.葡萄糖和NH3 |
C.CO2和尿![]() |
D.葡萄糖和尿素 |
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
C.保证培养液的纯度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
D.结果在培养基表面都可形成单个的菌落 |
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178、256、268,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
A.234 | B.2.34×108 |
C.2.34×109 | D.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