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 )
| A.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 |
| B.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 |
| C.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 |
| D.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 |
多数野生植物体内含有某些毒素,以阻止动物的食用。有一位研究者发现,如果将毒素注入到植物根细胞内,则该毒素对自身也有毒;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毒素分布在最大的细胞器内,受热以后失活。根据上述内容,可能的推测有:
| A.毒素贮存在中央液泡内 |
B.植物细胞含有毒素时,该毒素还没有生物活性![]() |
| C.毒素贮存在线粒体中 |
D.毒素可能是一种酶![]() |
下图一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 | B.①与③ | C.②与③ | D.②与④![]() |
向日葵是自交不育一年生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某海岛上有2株杂合子植株,且它们的后代个体问均可以两两自由杂交,假定该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F3的有色花与白色花的比例为
| A.3∶1 | B.2∶1 | C.9∶7 | D.1∶1![]() |
HIV 病毒增殖过程中哪一项不是由T淋巴细胞直接提供的
| A.核糖核苷酸 | B.脱氧核苷酸 | C.氨基酸 | D.逆转录酶![]()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