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④⑤ |
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可能有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目前,我国统计工作中将城市分为以下几组:loo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一100万人口为大城市;20万一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读我国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座)
200万以上 |
100万~200万 |
50万~100万 |
20万~50万 |
20万以下 |
合计 |
|
1998年 |
20 |
61 |
77 |
61 |
4 |
233 |
2008年 |
41 |
81 |
110 |
51 |
4 |
287 |
2008年/1998年 |
205% |
133% |
143% |
84% |
100% |
123% |
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1998年、2008年)数据计算从城市数量看,1998~2008年我国()
A.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 |
B.中等城市比特大城市发展快 |
C.小城市发展比特大城市快 |
D.中小城市发展相对较慢 |
为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序推进,我国应()
A.有序放开特大城市落户限制 | B.合理推动中小城市发展 |
C.严格控制中等城市人口规模 | D.限制农村人口流人城市 |
2012年7月20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详细介绍了西藏地区的“一江两河”工程,“一江”指的是雅鲁藏布江,“两河”指的是拉萨河和年楚河,“一江两河”工程的实施保障了西藏地区粮食和蔬菜供应。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1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一江两河”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一江两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2~24 ℃,年降水量在270~550 mm,适合小麦、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
(1)简述雅鲁藏布江的水文特征。3分
(2)结合材料二,简述“一江两河”流域地区的气候特征。4分
(4)结合材料,简述“一江两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4分
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
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A.贺兰山 | B.阴山 |
C.大巴山 | D.秦岭 |
.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 |
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 |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在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丙丁乙甲 | B.乙甲丙丁 |
C.甲乙丙丁 | D.丁丙乙甲 |
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A.乙 | B.甲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