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两条虚线均为晨昏线,P、Q两点中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读图回答下题。
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1月1日11时 | B.5月1日23时 |
| C.7月1日11时 | D.10月1日23时 |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菲律宾 | B.中国 | C.澳大利亚 | D.巴西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点位于E点的西北方向 | B.F点自转线速度比E大 |
| C.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 D.E点昼长大于F点 |
读下图,完成题。
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 A.耕地、林地、草地 | B.耕地、草地、林地 |
| C.草地、林地、耕地 | D.草地、耕地、林地 |
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 B.机械化水平高 |
| C.水热条件好 | D.人均耕地多 |
2011年2月23日,山西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山西将出台多项政策,重点打造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着力构建新型、多元、稳固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题。
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 )
| 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
| 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
| 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
| 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图(A地形区发育一河流)。回答题。
对A处河流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汛期短,水位季节变化大 |
| B.河流水量大,航运价值高 |
| C.可以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 |
| D.结冰期长,开发价值有限 |
该地区农业开发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是 ( )
| A.水土流失,造成土地沙化 |
| B.黑土流失,造成养分降低 |
| C.过度用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
| D.海水倒灌,造成土壤盐渍化 |
图示中1图是某著名湖泊,2图表示其水位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题:
图2所给的信息说明()
| A.4、7两月的水位差比1、4两月的水位差大 |
| B.4、7两月的水面积差比1、4两月的水面积差大 |
| C.4、7两月的水量差比1、4两月的水量差大 |
| D.4、7两月的盐度差比1、4两月的盐度差大 |
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
|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
|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
|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
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荒漠化 | B.次生盐碱化 | C.沙尘暴 | D.酸雨 |
印度洋海啸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专家指出,为防御海啸,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除加强防波堤建设外,最重要的是尽快恢复沿海的红树林(如图所示)。据此回答题。
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沿海生态系统,其重要作用在于( )
①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 ②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③抵挡波浪,防御海啸 ④调节水温,降低盐度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红树林生命力极强,涨潮时即使遭受没顶之灾,也数日不死,下列关于红树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海洋能 ②红树林生长需要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③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肥力来自土壤 ④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肥力来自海洋
|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