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乙表示基因转录 ②共有5种碱基 ③甲、乙中的A表示同一种核苷酸
④共有4个密码子 ⑤甲→乙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A.①②④ | B.①②⑤ | C.②③⑤ | D.①③⑤ |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被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32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
①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落②部分被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面积相等的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暗处理前与光照后重量变化/mg |
+4 |
+4 |
+4 |
+2 |
A.27℃下该植物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最高
B.该植物在30℃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C.照光时,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照光时,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4mg/h
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质a可以表示蔗糖在b的作用下水解的过程 |
B.图甲中物质b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时会永久失活 |
C.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其对应的酶浓度是曲线①>曲线②>曲线③ |
D.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其对应的温度是曲线①>曲线②>曲线③ |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是
①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②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一定是病毒③埃博拉病毒可在实验室中用液体培养基培养④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⑤病毒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⑥ | B.②③⑤ | C.①④⑥ | D.③④⑤ |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物质复制的主要场所 |
B.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生长激素的合成 |
C.在显微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主要由核膜、核仁和染色体构成 |
D.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