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4的醋酸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
B.0.lmol/LNa2CO3溶液中:c(Na+)=c(HCO3-)+c(H2CO3)+2c(CO32-) |
C.0.2mol/LNaA溶液和0.lmol/L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 c(Na+)+c(H+)=c(A—)+c(Cl—) |
D.pH=12的Ba(OH)2溶液和pH=12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的c(H+)相等 |
往含0.2 mol KOH和0.1 mol Ca(OH)2的溶液中持续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6.72 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的体积V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 )
Fe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Fe(NO3)3、Fe2(SO4)3、NO2、N2O4、NO和H2O,当NO2、N2O4、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6 | B.1∶7 | C.2∶11 | D.16∶25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度和体积相同的FeBr2、FeI2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氯气后都首先发生置换反应 |
B.XCl3的溶液能与铜片发生反应,则铜的金属性一定比X强 |
C.非金属X能将Fe氧化到+3价,但非金属Y不能,则Y的氧化性一定比X强 |
D.Cl2和SO2等体积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
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 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b段反应是:SO2+2H2S===3S↓+2H2O |
B.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 |
C.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
D.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 |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
①中的物质 |
②中的物质 |
预测①的现象 |
![]() |
|
A |
淀粉KI溶液 |
浓硝酸 |
无明显变化 |
|
B |
酚酞溶液 |
浓盐酸 |
无明显变化 |
|
C |
AlCl3溶液 |
浓氨水 |
有白色沉淀 |
|
D |
湿润红纸条 |
饱和氯水 |
红纸条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