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经济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张旭被誉为一代“草书圣手”。他的书法艺术(见右图)最突出地反映了(  )。

A.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 B.世运转衰的社会趋势
C.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D.崇尚理学的社会规范

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

A.地理研究 B.天文观测
C.迷信活动 D.航海辨别方向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在古代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  )。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1986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在天水放马滩的一座西汉墓中发掘出一张绘有地图的纸。对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
B.说明西汉时人们完全用纸书写
C.说明西汉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D.其制造材料是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

《史记·滑稽列传》中写道:“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而出现的重要发明是( )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制墨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