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准备实行废银两改银元的金融改革。据资耀华回忆:当时银号、钱庄坚决要求慎重处理,新式银行则一直要求早日实行,而外资银行则明确表示赞成。1933年4月1日,废两改元的法令正式实施。这一政策最终能得以出台,究其根源在于
A.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客观要求 |
B.中国民族工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 |
C.西方列强统一中国金融市场的努力 |
D.民国政府控制金融、巧取豪夺的图谋 |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A.设立特别行政区 | 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 |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
20世纪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B.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
观察下图,这幅宣传漫画最早出现于
A.土地改革运动中 | B.农业合作化运动中![]() |
C.“大跃进”运动中 | D.“文化大革命”运动中![]() |
下图是中国近代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告诉我们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发展工业的内在动力是
A.政府放宽限制 | B.爱国心的驱使 | C.列强放松侵略 | D.政治地位提高![]() |
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年)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英国侵占了印度的大片领土 | B.法国丧失了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 |
C.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 D.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