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PM2.5”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话题,它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春季,对北京市PM2.5浓度贡献率最大的是
A.扬尘 | B.机动车排放 | C.燃煤 | D.建筑尘 |
下图为“某大河流域的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题。若在图中乙处修建一水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会使图中湖泊不断萎缩,盐度升高,生态破坏 |
B.河口滩涂面积增速变缓 |
C.库区周围土地盐碱化严重 |
D.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增大,洪涝灾害加剧 |
关于图中所示地区地质、地貌和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岭,背斜成谷 |
B.①地地下有可能找到石油 |
C.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
D.从甲到乙,地层形成年代越来越老 |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冬季有凌讯现象 |
B.该流域自然带呈现明显的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
C.该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
D.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和某种天气系统出现频率分布图。读图回答题。该区域出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热带气旋 | B.温带气旋 |
C.热带高压 | D.暖锋锋面 |
与该天气系统伴生的自然现象是
A.锋面雨 |
B.伏旱 |
C.风暴潮 |
D.大雾 |
滑坡是我国山区常发生的一种地质灾害。图中的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甲图显示
A.坡度越大滑坡发生的频率越高 |
B.滑坡发生频率与坡度呈反相关 |
C.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高 |
D.40°以上的陡坡不会发生滑坡 |
从乙图可知
A.滑坡发生频率与土质无相关性 |
B.土质颗粒越大,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 |
C.土质颗粒越小,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 |
D.砂质土壤发尘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
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降低滑坡灾害的发生频率
A.水库建设 | B.陡坡开辟梯田 | C.山区采石 | D.封山育林 |
下表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题。
年代 |
1950-1959 |
1960-1969 |
1970-1979 |
1980-1989 |
1990-1999 |
重大自然灾害次数 |
20 |
27 |
47 |
63 |
82 |
经济损失(亿美元) |
385 |
690 |
1242 |
1929 |
5385 |
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
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
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 |
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 |
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而发达国家经济损失减少 |
20世纪后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
A.暴雨造成的水灾 | 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 |
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 | D.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 |
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
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
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
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图是修建山区公路前后的两幅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题。修建公路后,小河沟含沙量的变化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含沙量减少;②含沙量增加;③植被破坏,易水土流失;
④路面平坦,不易水土流失;⑤山体坡度变陡,易水土流失。
A.②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①④ |
照此下去,该山地公路的安全最容易受到何种灾害的威胁
A.泥石流 | B.滑坡 | C.洪水 | D.地震 |
为了保证公路的安全和区域的生态环境,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①植树种草 ②修筑水泥路面 ③修筑水泥护坡 ④河流上游修建水库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