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材料一 2007—2011年安徽省宏观经济状况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
GDP增速(%) |
财政收入 增速(%)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 |
农民纯收入 增速(%) |
2007 |
20.4 |
26.7 |
17.4 |
19.8 |
2008 |
20.3 |
28.2 |
13.2 |
18.2 |
2009 |
13.7 |
17 |
8.4 |
7.2 |
2010 |
21.9 |
33 |
12.1 |
17.3 |
2011 |
13.5 |
27.6 |
17.8 |
17.9 |
(1)分析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就解决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传统徽州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部分可以概括为:崇仁尚义、修德敦行、讲求诚信;创新进取;坚忍不拔、百折不回,负重进取的“徽骆驼精神”;兴文重教;宗族乡里意识和帮扶协作精神。正确对待民族文化精神,传承和创新徽州文化,建设好徽州文化基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和进一步弘扬良好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文化支持系统。‘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传承和创新徽州文化”。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不断开拓创新,始终以产业政策实施为重点,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3)请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我省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9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出现多个历史“首次”:5年立法规划制定首次邀请“第三方”机构参与,立法听证会情况首次通过广播电台直播,常务会审议情况首次通过政务微博直播。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一般常委会会议都会邀请15位公民旁听。
(1)运用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上海市人大出现多个历史“首次”的积极意义。
(2)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即将在今年6月份出台,目前草案已经完成,正处于听取各方意见阶段。假如你对草案有意见,请你设计一种形式或途径来实现这一政治参与。
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共支出139744亿元。其中,
项目 |
教育支出 |
科学技术支出 |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
医疗卫生 支出 |
社会保障和就业 支出 |
节能环保支出 |
支出 |
21877 亿元 |
5063 亿元 |
2520 亿元 |
8209 亿元 |
14417 亿元 |
3383 亿元 |
增长 |
3% |
13.7% |
11.1% |
13.3% |
14.6% |
14.2% |
(1)上述表格表明了什么特点?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财政有哪些作用?
下图为2009—2013年我国GDP总值及其增长率、2013年三大产业增加值。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3分)
(2)观察数据,推演三大产业增加值与GDP总量之间的关系。
图:1978——2012我国GDP和城镇化率情况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从社会生产目的角度看,新型城镇化有何积极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自信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自于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一段时间以,全国各地综艺节目为了保持收视率,纷纷引进海外节目。《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都是靠花巨额资金引进的海外版权。继而再“你模仿我.我拷贝他”,在引进版节目和模仿版的夹击下,缺少创意的本土节目表现平平,只有《开讲啦》、《汉字英雄>等少数节目因富有原创特色而让人耳目一新。
(1)结合材料一,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提高文化自信?
材料二增强文化自信并不意味着盲目排斥外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既需要我们有对自身的理性审视,也需要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2)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就如何处理我国文化和外文化的关系提三条建议并说明原因
材料三在全球化条件下讲文化自信:实质上就是如何看待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的本土文化或者是民族文化的机遇和发展问题。为了更好促进文化发展,某地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完成政府角色转变,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落实国家法律,设立行政法规,为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保障: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府的知识,谈淡该市促进文化发展措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