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5日,文化部表示,年底之前,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将全部实现 向公众免费开放,国家已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列入制度性预算当中。政府这一举措引起社会民众广泛关注。我省某市一高中围绕“文化惠民”这一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热议政策
有人担心,“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之后,门票收入大幅减少,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也有人认为,门票收入虽然减少,但游客人数大幅增加,同时会带动相关文化产品的消费,从社会效益与整体经济发展考虑,应是双赢之举。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是双赢之举进行解读。
★感悟文化
早在一年前,安徽省“三馆一站”就已经面向社会实行免费开放。一年来,面对全省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省文化厅进一步指出,“免费开放不商量,优质服务费思量”,免费开放事关文化民生,事关事业发展,一要提高认识,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深化免费开放工作;二要注重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三要加强宣传,不断提升知晓率、使用率、满意率。
(2)请你感悟“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文化价值。
★价值定位
事实证明,文化艺术并不是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恰恰相反,有很多文化艺术爱好者被门票羁绊了脚步,无法将足印洒在场馆之中。“三馆一站”免费政策,打破了阶层的壁垒。让所有人都能领略文化艺术魅力。儿童、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接受艺术熏陶,奠定一生的高雅品位;青壮年人可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来到美术馆、图书馆,用文化艺术放松、调适自己;老年人可以将大把时光消耗在赏析文化艺术作品中,为晚年生活寻找平静、喜悦的休闲方式。
(3)运用唯物史观有关道理,分析国家“三馆一站”免费政策的价值定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出席了苏希洛总统夫人阿妮为与会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领导人配偶举行的活动。阿妮在入口处迎接彭丽媛,并亲手为彭丽媛系上印尼传统服饰“纱笼”。彭丽媛同其他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领导人配偶合影并寒暄。她们共同观看了巴厘岛民俗生活展示、当地传统歌舞表演及民间传说演出。民间传说讲述的是中国商船于12世纪抵达巴厘岛,巴厘国王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和印尼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材料二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个友好使者,架起了一座座友谊桥梁,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窗,我们两国人民友谊才得以穿过历史长河、跨越浩瀚大海,历久弥坚,历久弥新。……青年代表着两国交往的未来和希望。我和苏西洛总统一致同意,两国将扩大并深化人文交流,今后5年,双方将每年互派100名青年访问对方国家,中国将向印尼提供1000个奖学金名额。……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中国和印尼友好的大潮当中,两国友好交往事业一定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
(1)联系材料一,谈谈如何看待中国和印尼文化之间的差异。
(2)联系材料一、二,谈谈如何加强中国和印尼间的文化交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汇价走势引人关注。我国自2005年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今,在全球关注的目光中,人民币对美元比价由8.2765:1毫无悬念地进入了“6时代”,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外汇市场上,当前我国外汇汇率的变动情况是什么?
(2)简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有何影响?
材料一: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51.27%的城镇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城镇化率。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共同发展,既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向农村延伸,也包括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还包括农村的产业支撑、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的规模经营等。这条道路光靠政府驱动而没有符合市场规律的机制驱动,难以获得长足发展。市场化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直接动力与内生变量,市场对城镇化起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必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城镇化的道路,实现城乡和谐稳定发展。
材料二:城镇化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向特定空间聚集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要解决这个冲突首先就必须允许人民群众“发声”,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各项权利,促使各利益相关者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理性地保持在一定的合理限度内。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才能有效地激发利益相关者强烈的权利意识和参与城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结合材料一,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找到适合我国城镇化的道路。
(2)结合材料二,根据《政治生活》的知识点,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为什么要坚持让人民群众“发声”。
材料一:
图一:近三年某地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2011 |
2013 |
2014 |
|
文化产业增加值 |
80.1亿元 |
90亿元 |
113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20.4% |
27.9% |
30% |
(注:该地2013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约20万人,比2010年增加约6.7万人。)
图二:该地2011年-2014年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量(单位:亿元)
材料二:每年的两会,“文化产业发展”都是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少政协委员就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倾向严重、文化产业鱼龙混杂,产业集聚度低、行业发展后劲不足、与国际差距较大等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两幅图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协委员应该发挥怎么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