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l0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逐渐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全球性问题。片面发展观、狭隘的人类主宰观、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科技万能论等观念,对环境问题的出现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  找出下列环境伦理观念与其表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字母标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环境伦理观念
 
表现
①片面发展观
A.只要科学技术足够发达,人类就不愁解决不了资源短缺、生态平衡等问题
②狭隘的人类主宰观
B.谁占有和消费的物质财富更多,谁就更幸福
③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
C.人对自然的行为可以不受任何伦理原则的约束
④科技万能论
D.只注意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结构

(2)  党的十八大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环境道德规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枝一叶总关情”。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说明增加上表中民生支出的经济学依据。
家大业大更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使财政支出的账本更透明,切实把钱花到实处、花出效益。“三公”经费是财政预算公开中最受关注的内容。去年,中央政府及各部委公开了“三公”经费的决算和预算,地方省市也按照中央政府和部委的做法进行了公开,今年,我国县级以上政府拟定期公开“三公”经费。(注:“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三公”经费公开的政治学理由。
最近几年,全国及地方人大在加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帮人民攥紧“钱袋子”,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
(3)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相关知识,说明人大能够审查监督财政预算的原因。
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仍有不少薄弱环节,民生领域欠账很多,人均财政收入少,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更需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4)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观点,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合理安排财政支出。

上次月考后,我对自己成绩很不满意。便找老师和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有些学科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比如,文综的学习,一定要上课认真听讲,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注重知识体系,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经过加强针对性训练,我在这次联考中取得了进步。
——摘自某校一名学生的联考总结
学习成绩的好坏受多种因素影响,每位学生都希望取得理想成绩。结合上述同学的联考总结,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能够取得理想成绩的原因。

“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一位选民在对正式代表候选人作了较深入、详细的了解和咨询后,慎重地投出理性的一票。一位当选的人大代表承诺,坚决不当挂名代表,要多做实事,为人民谋福祉。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选民慎重投票的理由,以及当选人大代表如何兑现其承诺。

去年白菜创出了每斤超出1元钱的价格,让很多菜农坐不住了,大面积跟风种植,没想到,今年丰收却面临价格大跌。许多地方大白菜跌至2分钱一斤。
(1)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经济学道理?
(2)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根据今年大白菜的这一价格变化,请你谈谈会对菜农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一:某地区各种所有制企业数量情况

材料二:该地区劳动力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的就业情况

材料三: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4%。2011年经济已经走出低谷,在目前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双方矛盾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心态应该适当调整一下。现在有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期望太高。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一方面要找适合自己的,另一方面也要适应现实,并非一定要去大企业。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大学生应该如何调整就业心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