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多层打印方式,来构造物件。3D打印,就是在普通的二维打印的基础上再加一维。打印机先像普通打印一样在一个平面上将塑料、金属等粉末状材料打印出一层,然后再将这些可黏合的打印层一层一层的粘起来。通过每一层不同的“图形”的累积,最后就形成了一个三维物体。
3D打印与传统的通过模具生产有很大的不同,3D打印最大的优点是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实际上,3D打印的概念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随后3D打印便开始在实验室萌芽。慢慢的,3D技术开始运用在医疗模型、建筑模型等行业,被应用在更广泛的领域。
这项技术最近实在很火热,不过现在3D打印技术还不够成熟,材料特定、造价高昂,打印出来的还都处于模型阶段,也就是说真正用于生活应用的还并不多,但3D打印技术的前景很好,未来将有可能得到普及,进入我们的生活。
材料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2010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喜事连连,业绩非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世博会是技术进步与交流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上海世博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为我们展现了异域风情和中国元素交相辉映的盛景:以色列的“海贝壳”馆体现出中西合壁的风情;墨西哥馆以“风筝森林”广场为核心,通过风筝这个中国元素拉近两国文化……在多姿多彩的文艺演出中,人们不仅领略了气势恢宏的开闭幕庆典,还欣赏到了法国影星阿兰·德龙首创的音乐剧,聆听到了《玫瑰人生》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给我以美妙的视听享受。
材料二: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世博会成为了2010年中国乃至世界推进“低碳”的最佳实践案例。上海世博会倡导的“低碳”理念得到了参展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同、赞誉,并在场馆设计、建设过程中得以贯彻:中国国家馆形如“东方之冠”,做到了自遮阳体系调节室温,照明用电全部自给,雨水循环利用;西班牙馆藤条材料既环保又传统;英国馆的“种子圣殿”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起的领先作用……“低碳世博”将由此推动上海乃至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制定“十二规划”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10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组……8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建议》稿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2010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后将由国务院根据此《建议》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低碳”世博对举办城市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可能有什么推动作用?
(3)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知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9~12月中国棉花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材料二:2010年以来,由于农民工工资、化肥、成品油等价格的上升,世界主要产棉国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国际市场棉花总量下降,加上美元疲软,货币流动性增加和不法商人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棉花价格节节上升。因此,11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紧急下发通知,提出包括加大国家储备棉投放市场额度、加快调运新疆棉花、打击哄抬物价的市场行为等六项措施,以维护当前的棉花市场秩序;同时央行又上调银行贷款准备金率,使国内棉价出现回落。
材料三:时下,房价、物价上涨过快不仅牵动了老百姓的心,也引起了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纷纷出台了一揽子相应调控措施。A市政府于10月、11月分别出台了遏制房价、调控物价的政策措施。于是,有人认为,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A市的房价、物价一定能稳定下来。
(1)材料一显示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价格”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显示的经济信息。
(2)请你选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中的一个原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到2003年4部意义重大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保法律法规先后颁布实施,再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都体现了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道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唯物论角度看,怎样才能做到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0分)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什么辩证法观点?(10分)
《人民日报》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稳定“一粒米”(粮食)、壮大“一根蔗”(蔗糖)、吹绿“一片叶”(桑蚕)、养肥“一肥牛”的发展思路,建立起包括水稻、蔗糖、桑蚕等在内产业化高效农业区。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该市经过引资改造,目前已拥有可消化全市所有甘蔗和桑蚕在内的大型糖厂和6家缫丝厂。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宜州市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材料一: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材料二:新华社就达赖喇嘛建议“西藏高度自治”的要求发表评论文章称,达赖坚持所谓“大藏区”“高度自治”那一套政治主张,完全违背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不会有出路的。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前提是什么?
(2)为什么西藏只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能实行达赖所说的“高度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