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图(左图)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有关两幅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点的纬度是60°,P点与Q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②M点出现的时间是1月初,N点出现时间是7月初
③P点的大陆东岸是寒流,Q点的大陆西岸是暖流
④一年之中某一天,P、Q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可以相同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N时,该日济南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旗杆的影子朝向变化可能是
A.东北—正北一西北 | B.东南—正南—西南 |
C.东北—正南—西北 | D.西南—正北—东南 |
读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此时图中②地吹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风力比②地大 |
B.③地风力比④地大 |
C.①地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 |
D.图示季节我国南北地区普遍高温 |
下图为局部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地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
B.乙地为东北信风带 |
C.丙地因气温低导致空气收缩下沉 |
D.丙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
丙地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 B.高温多雨 | C.温和干燥 | D.温和湿润 |
读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 | B.③>②>①>④ |
C.①>④>③>② | D.②>③>④>① |
关于该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
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
C.近地面风由③地吹向②地 |
D.③地多晴朗天气 |
读大气热力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与①作用有关的地理现象是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
B.十雾九晴 |
C.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
D.高处不胜寒 |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 E、F合为岩石圈
D. 外部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软流层 | B.下地幔 | C.图中D层 | D.图中G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