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图中所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
(2)图中的农牧业区和城区所处地区的地貌类型是       

A.河流阶地 B.河谷滩地 C.山麓冲积扇 D.河流冲积平原

(3)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请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近期城市发展政策内容之一。
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主要是依据包括GDP、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土地利用等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角度衡量的结果。

(1)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自然条件。
(2)苏州和嘉兴与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近年来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成因。
(3)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可行性建议。

下面上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下图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上图归纳出1950~2007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
(2)根据上图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3)根据下图描述2007年与1986年相比,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材料二 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出地区构成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入地区构成
材料三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材料四 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3分)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3分)
(3)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过程的哪个阶段,该阶段容易产生的城市化问题有哪些。(4分)

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C)
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7.5
23.0
18.0
13.5
8.0
水量(mm)
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1)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