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自中亚各国独立以来,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关系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读甲、乙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C三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中国已成为甲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试从地理角度分析甲国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 有利条件。
(3)乙国是中亚地区最大的产棉国和原棉出口国,被誉为“白金之国”。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说明乙国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读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澳大利亚降水量分布图,回答:
1.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构成,俄罗斯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A.气候类型 B.地形 C.降水量 D.土壤
2.图例乙分布区域的名称是,它与图例甲分布区域的分界线是。
3.俄罗斯境内地势平缓地区面积广大,但俄罗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4.根据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规律:。
澳大利亚南回归线附近东西两岸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5.各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中,澳大利亚境内分布最广的是。制约澳大利亚种植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澳大利亚小麦生产主要分布在。
6.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均为世界矿业大国,两国均富有的矿产是。
A.煤、石油 B.石油、天然气 C.铁、天然气 D.铁、煤
7.试举一例说明中俄或中澳目前在矿产、能源开发利用领域中的合作项目,并阐述其意义。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64.下列诗句中,你觉得最能够体现该岛旅游景观特点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D.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65.简述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的优势自然条件。(从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等方面分析)
![]() |
66.说明将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意义。
67.小张在海南旅游时,购买了一些色彩美丽的珊瑚礁带回给同事做纪念,对他的这种做法你是否赞成?为什么?
。
读我国西部地区雪线高度分布图(图24)及甲地区地理现象图(图25 ),回答下列问题。
59.图24中沿AC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其原因是。
60.根据图25判断甲地区南坡积雪冰川比北坡(高、低);该地区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是遵循陆地自然带分布的规律。
61.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甲地区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往
A.高山草甸 | B.山地草原 | C.荒漠草原 | D.山地草甸草原 |
62.简析图24中①所在地形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及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条件。
优越气候条件。
限制性自然条件。
63.图24中②流域内发展农业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主要防治措施有。
自然灾害和环境的退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下表代表寒潮、地震、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 ”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灾害 省级行政区 |
甲 |
乙 |
丙 |
丁 |
广东 |
●● |
●● |
||
四川 |
●●● |
● |
●●●● |
|
新疆 |
● |
●● |
●●●● |
● |
山西 |
●●●● |
●●● |
● |
55. 甲和丙代表的灾害分别是和 。
56. 乙类灾害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其原因分别是
。
57. 丁所代表的灾害危害程度在四川特别严重的原因是。这种灾害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形成的原因。
。
58.举例说明人类应对上述灾害采取的措施。
。
图23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52.①处地质构造是,该处河流不宜修建电站大坝,原因是。
53.②处地貌名称是,一般分布在地区,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54.根据这里丰富的含煤地层,可以推断在地质史上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若在a、b两处采煤,分别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可能是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简述其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