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用0.10 mol/L的HCl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其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HCl溶液注入锥形瓶,同时滴加2-3滴酚酞试液;
B.用0.10 mol/L的HCl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把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后,将待测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距离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以上操作1—2 次;
G.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下边,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加入最后一滴碱液后溶液颜色突变并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为止,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的刻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   →C→   →B→   →     
(2)G步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3)D步操作中液面应调节到         ,尖嘴部分应                  
(4)滴定终点读数时,如果仰视液面,读出的数值         ,若滴定前平视读数则由此计算得到的NaOH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下图分别是量筒、滴定管、温度计的一部分,则量筒,滴定管,温度计分别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l-、SO42-、Na+、K+ B.K+、CO32-、Ca2+、NO3-
C.HCO3-、Na+、NO3-、H+ D.NO3-、Cu2+、Cl-、NH4+

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和AgNO3各0.1 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铁粉,充分搅拌后铁完全反应,且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又析出0.1 mol Ag。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氧化性:Ag>Cu2>Fe3>Zn2
C.含Fe3的溶液可腐蚀铜板
D.1 mol Fe可还原2 mol Fe3

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灼热的铜丝在中剧烈地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B.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C.漂白粉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D.漂白粉放入稀酸中可以提高漂白速度

下列中的实验一定不会出现沉淀现象的是(  )

A.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
B.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
C.CO2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D.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

下列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水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硫气体可增强氯水的漂白性
B.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变无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C.二氧化硫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先变红后退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