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用0.10 mol/L的HCl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其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HCl溶液注入锥形瓶,同时滴加2-3滴酚酞试液;
B.用0.10 mol/L的HCl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把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后,将待测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距离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以上操作1—2 次;
G.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下边,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加入最后一滴碱液后溶液颜色突变并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为止,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的刻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   →C→   →B→   →     
(2)G步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3)D步操作中液面应调节到         ,尖嘴部分应                  
(4)滴定终点读数时,如果仰视液面,读出的数值         ,若滴定前平视读数则由此计算得到的NaOH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下图分别是量筒、滴定管、温度计的一部分,则量筒,滴定管,温度计分别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L 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常温常压下,9.2g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0.2NA
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D.0.1mol铁溶于足量氯水中,转移电子的总数为0.2NA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运输,说明铝与浓硝酸常温下不反应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CuS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净化装置省略)。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浓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物质熔沸点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草帽等,也可用于防腐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从植物的花中可提取一种简写为HIn的有机物,因它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In(红色) H+(无色)+In(黄色),而被用作酸碱指示剂。往该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粉末,则溶液最终颜色为

A.红色变深 B.黄色变浅 C.黄色变深 D.褪为无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