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历经变化。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1)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材料二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2)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
(13分)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提出:“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
(1)有人说“《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材料二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
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2)据材料二,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近代化的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
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材料三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热情地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
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使用,与粮票一起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其他副食品票证。而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家族其他成员则在早几年已悄然淡出。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12分)经济发展与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1)据材料一,概括“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2分)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蓝剑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突顶的图景。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2)据材料二、三,分析蒸汽动力的使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4分)
材料四 1913~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总值变化表(单位:千关两)
年份 |
棉纱 |
棉织品 |
1913 |
72537 |
109882 |
1914 |
67091 |
111168 |
1915 |
68415 |
80885 |
1916 |
63977 |
72705 |
1917 |
66501 |
93449 |
1918 |
55573 |
95807 |
——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3)据材料四,指出1913——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的总体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6分)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注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人文精神产生的条件。
材料二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
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理解。
材料三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和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人文主义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请举出下列年代上发生的大事
(1)1921年——
(2)1936年 ——
(3)1953年——
(4)1991年——
近些年来,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请认真观察下面的6个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预告图片,完成相关任务。
A 《刺杀希特勒》 B 《明治维新》 C 《偷袭珍珠港》
D 《再见,列宁》 E 《拿破仑》 F 《达芬奇的一生》
(1)上面6个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属于文艺史研究范畴的话题是_ F 《达芬奇的一生》___________________。
(2)话题B、C、D、E、F按史学时间先后排列,应为__ F-E-B-C-D
____________,其中主要属于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期范畴的话题是 BE________。
(3)历史文化素养是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份,它可以提升人的修养。某文艺团体为考查青年演员的综合素质,拟向全国征集考查选手历史文化素养的试题。现请你从上面影视剧中挑选1个话题(除例题外),依据所学知识设计1个相关问题,给出参考答案,并从历史角度作出设计说明,向该网站投稿。
要求 a问题设计简洁明了,知识性强 b围绕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影响及评价
例:话 题:《再见,列宁》
问 题:东欧剧变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案:各国原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欧洲政治版图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如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设计理由:《再见,列宁》反映了东欧剧变在民众中的影响,围绕这一主题作出如上设计。
①话题———
②问题———
③答案———
④设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