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阅读下列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
材料三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文献通考》
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引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2)据材料三,写出唐代中央官制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宰相职权发生的具体变化。概括指出唐宋王朝中枢权力演变的基本特点。
(3)依据材料四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哪些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发展民主方面,后者与前者相比有什么根本不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以来,国联和联合国的建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联)最初只有23个成员国,以后逐渐增多,德国和苏联先后于1926年和1934年加入,埃及于1937年加入,是最后一个参加国,成为第63个成员国。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按照(国联)盟约规定,……所有决议必须全体一致表决通过。
——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联合国由51个成员国发展为184个。它致力于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建设,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方面,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
材料三它(联合国)通过提供保持友好关系的媒介,帮助防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它已制止了不涉及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的战争。但是,它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的一系列局部战争即“灌木林火”战争。……尤其在欧洲大陆,联合国被证明几乎是软弱无力的。……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历史学家黄安年认为,国联从诞生起就缺乏权威性和对会员国的约束力。结合材料一,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的主要特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哪些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作者对联合国的作用是如何认识的?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10分)明清时期,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活跃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的政治学说以“二帝三王”之美好时期为逻辑起点。然后揭露和批判“三代”以降诸多“为天下之大害”的暴君统治,最后以一一恢复“三代祖治”为救世之道作为逻辑终点。……对“三代”的理想寄托和精神诉求是儒学的传统,是儒学的历史观,它的实质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但是,与其说黄宗羲的政治理想也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毋宁说儒学的道德理想主义是黄宗羲政治思想的“隐形结构”或“潜文本”。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材料二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黄宗羲政治理想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认为当时的主流思想界存在什么问题?为此,顾炎武提出了什么主张?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出现的进步思想与传统儒学之间的关系。

城市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试看(春秋时期)列国都城在地图上的分布很容易发现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它们都邻近河流;以现在所知,几无例外。一部分固然因为交通的便利,一部分也因为河谷的土壤比较肥沃,粮食供给比较可靠。城的作用在保卫,贵人的生命和财富和祖先神主的保卫。……城郭的入口有可以升降的悬门,城门时常有人把守,夜间关闭。
——张荫麟《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春秋列国建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开封城的街巷结构截然不同于长安,他的四条御街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相连,此外还有东西向的横街,以及南北向的直街,互相连通成街巷网络,把商业区与居民区交织在一起。在许多交通便利的街巷中,都有繁华的“街市”,行市、酒楼、茶坊、食店、瓦子(娱乐场所)等连成一片,形成摩肩接踵、昼夜喧阗的商业长廊。……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六百四十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一百六十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根据材料二,概述北宋时期开封城商业功能的新发展。

材料三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广州对外贸易的基本状况,并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背景。

经济体制(政策)只有不断进行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三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显著特点?(3分)
(2)材料二体现了“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它对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体制调整的认识。(4分)

新航路开辟以来,人类开始了“全球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问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然而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自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图中A路线的开辟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开辟对西欧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哪一国际组织的建立?
(3)材料二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说出你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