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其观点的准确理解( )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
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表格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
政治家 |
主要内容 |
主要原则 |
A |
梭伦 |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
人民主权 |
B |
克利斯提尼 |
实行陶片放逐法 |
司法公正 |
C |
克利斯提尼 |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
轮番而治 |
D |
伯里克利 |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 |
民主监督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对其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 B.负责地方官员选拔 |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
新华网《从“市管县”到“省管县”:地方政府改革展现新图景》一文指出:…我国宪法确定的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省县乡三级体制,而目前实行的却是四级体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在浙江开始试点,迄今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实行郡县两级制 |
两汉 |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国下有县邑等 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
隋朝 |
废除州制,恢复推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
唐末 |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
以上表格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中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 B.诸侯国之间相互厮杀 |
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 D.分封制遭到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