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闷的历史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 | B.清政府割让台湾 | C.八国联军侵华 | D.国民党败退台湾 |
“没有比不好对付的群众更愚蠢和横暴无礼的了。把我们自己从一个暴君横暴无礼的统治之下拯救出来,却又用它来换取那肆无忌惮的人民大众的专擅,那是不能容忍的事情。”这段材料揭示了雅典民主的:()
| A.狭隘性 | B.排他性 | C.盲目性 | D.阶级性 |
悉尼·胡克在《历史中的英雄》中说:“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 A.设立公民大会 | B.实行陶片放逐法 |
| C.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
(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作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所在。在中国古代,最能体现“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的“某种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度 | B.察举制 |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保障社会稳定、政治统一的重要因素。史学界普遍认为,“宋承唐制”是宋代制度的主要特点。唐宋时期为维护统一局面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的共同点是:()
| A.在边疆设立军镇 |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 |
|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