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可以反映历史,也是设计者所处时代和设计者本人思想认识的反映。下图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邮票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邮票上的人物Sun Yat—Sen和Lincoln分别是中美两国“国父”
②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the people,by thepeople,for the people”并列,表明中国曾经追求过“美国式”的民主
③邮票突出“抗战建国”反映了当时中美两国有共同的利益和要求
④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台湾已经回归中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2011年2月,德国和法国提出对欧元区经济政策进行监督的计划,欧盟领导人峰会上就此计划出现重大分歧,该计划中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争论,包括废止薪资指数化和协调欧元区企业税率。这说明()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充满了曲折
②欧盟仅是对欧洲经济问题进行协调的组织
③各国在经济事务中都有发言权,反映了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欧洲各国的合作正在积极进行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研究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仔细阅读阿姆斯特朗所著《战后资本主义大繁荣的形成和破产》。以下是他们得出的部分结论,其中准确的是 ()
①70年代初之前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政府公共开支逐年增加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④“新经济”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循环的规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展开的关税战、倾销战激烈而残酷。这种局面在二战后才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这主要得益于()
A.战后世界各国加强了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
B.社会主义经济取代了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
C.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 |
D.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
西方有分析家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富有进取精神并能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这一经济形态经过现代化改造,在国家的调控下仍能发挥生命力。下列选项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斯大林模式下的国营农场 | B.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 |
C.赫鲁晓夫时期的集体农庄 | D.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改革 |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
C.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