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89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即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3年,国王威廉三世立即予以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权利法案》也是在“光荣革命”发生后一年余在议会通过的。在此期间,国王还在与贵族讨价还价。说明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还有待完善 B.议会集体领导对国王负责
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在延续 D.国王个人的意志决定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以契约的保障个人自由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为了使苏联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苏联领导人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根据下表提供信息理解不可能符合史实的是
依据伦敦证人资料所估算的年劳动时期(单位:小时)

年代
纯劳动时间
纯劳动时间+上下班路途时间
平均量
最低值
最高值
平均量
最低值
最高值
1760
2069
1907
2231
2606
2398
2814
1800
2738
2546
2931
3227
3033
3420
1830
2709
2266
3153
3351
2905
3796

图表资料来源:刘景华、张松韬:《用“勤勉革命”替代“工业革命”》
A.自1760至1800年,年劳动时间的变化,可能与劳动投入相关
B.年劳动时间的变化,说明逐渐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过渡
C.年劳动时间的变化,是工人技术熟练度决定的
D.路程时间在19世纪初增多,可能是工厂逐渐集中,工人上班距离更远

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伙伴。”这段话表明

A.美英两国的法西斯势力猖獗 B.美苏正由战时同盟走向对立
C.美苏关系进入了冷战时期 D.英国企图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陈独秀曾说:“人权为法国大革命之赐,自《人权宣言》刊布以后,欧洲人心如梦觉醒,晓然于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君主,废贵族,各国宪章赖以成立。”下列内容可以作为其论据的是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英国《权利法案》
C.北美《独立宣言》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