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表提供信息理解不可能符合史实的是
依据伦敦证人资料所估算的年劳动时期(单位:小时)
年代 |
纯劳动时间 |
纯劳动时间+上下班路途时间 |
||||
平均量 |
最低值 |
最高值 |
平均量 |
最低值 |
最高值 |
|
1760 |
2069 |
1907 |
2231 |
2606 |
2398 |
2814 |
1800 |
2738 |
2546 |
2931 |
3227 |
3033 |
3420 |
1830 |
2709 |
2266 |
3153 |
3351 |
2905 |
3796 |
图表资料来源:刘景华、张松韬:《用“勤勉革命”替代“工业革命”》
A.自1760至1800年,年劳动时间的变化,可能与劳动投入相关
B.年劳动时间的变化,说明逐渐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过渡
C.年劳动时间的变化,是工人技术熟练度决定的
D.路程时间在19世纪初增多,可能是工厂逐渐集中,工人上班距离更远
据《旧唐书•韦温传》载,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任用盐铁判官姚勗(姚勗,唐朝名相姚崇五世孙,又写作“姚勖”。编者注)权知职方员外郎,制出,尚书右丞韦温执奏任用不当,文宗令中使宣谕韦温奉诏,韦温坚决不奉诏书,文宗只得改任勗检校礼部郎中。这反映出唐代
A.政令执行机关对决策的监督 | B.决策中枢系统的相互牵制 |
C.政令执行机关向决策机关转化 | D.君权在决策机制中的日益弱化 |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何即萧何。编者注)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在汉代
A.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重要手段 |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C.勤俭节约是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 | D.土地兼并现象尚不普遍 |
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
A.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 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
C.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 | 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
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该学者意在强调小农经济
A.具有稳定性 | B.具有脆弱性 |
C.具有顽强的再生性 | D.生产工具简陋 |
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谁不借助于外物来改变自身的本性。平民百姓为了私利而牺牲,士人为了名声而牺牲,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圣人则为了天下而牺牲。这四种人,虽然所从事的事业不同,名声也有各自的称谓,但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损害人本性的做法却是一致的。”这表明他
A.深受儒家道德哲学的影响 | B.倡导功利主义的伦理价值观 |
C.反对超越自我,追求理想人格 | D.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