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能判定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
B.能求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
C.能求出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
| D.如果已知d和T的数值,就能判定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
图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 s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0.6 s,则
| A.波的周期为2.4 s |
| B.在t=0.9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
| C.经过0.4 s,P点经过的路程为4 m |
| D.在t=0.5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 |
因“光纤之父”高锟的杰出贡献,早在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假设高锟星为均匀的球体,其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k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q倍,则“高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
| A.q/k倍 | B.k/q倍 | C.q2/k倍 | D.k2/q倍 |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
| 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 |
| 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
将质量为m0的木块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子弹射穿木块时的速度为
。现将同样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相同的子弹仍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设子弹在木块中所受阻力不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0=3m,则能够射穿木块 |
| B.若m0=3m,子弹不能射穿木块,将留在木块中,一起以共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
| C.若m0=3m,子弹刚好能射穿木块,此时子弹相对于木块的速度为零 |
| D.若子弹以3v0速度射向木块,并从木块中穿出,木块获得的速度为v1;若子弹以4v0速度射向木块,木块获得的速度为v2;则必有v1<v2 |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长导轨MM′ 和NN′之间接有电阻R,导轨左、右两区域分别处在方向相反与轨道垂直匀强磁场中,方向如图所示,设左、右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和B2,虚线为两区域的分界线。一根金属棒ab放在导轨上并与其正交,棒和导轨的电阻均不计。金属棒在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作用下,在虚线左边区域中恰好以速度为v做匀速直线运动,导轨足够长,则可知()
| A.若B2=B1时, 棒进入右边区域中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v/2作匀速直线运动 |
| B.若B2=B1时,棒进入右边区域中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2v作匀速直线运动 |
| C.若B2=B1/2时,棒进入右边区域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4v作匀速运动 |
| D.若B2=B1/2时,棒进入右边区域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2v作匀速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