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
|||
|
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 |
交配组合 |
F1表现型 |
A:30对亲本 |
红花×红花 |
36红花∶1白花 |
D:绿茎×紫茎 |
绿茎∶紫茎=1∶1 |
B:30对亲本 |
红花×白花 |
5红花∶1白花 |
E:紫茎自交 |
全为紫茎 |
C:30对亲本 |
白花×白花 |
全为白花 |
F:绿茎自交 |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 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图是 (动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
(4)图C表示细胞分裂 期。
(5)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染色单体数为 。
下图表示物质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的过程图解,(在 [ ]中填数字,在 上填文字,数字与文字全对才给分)请分析回答:
(1)图中A、B、C、D物质分别是:A: B: C: D:
(2)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 和[ ] 。
(3)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 。
(4)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 。
(5)葡萄糖、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 。
(6)提取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 。
(7)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8)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 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这两种细胞分别放入蒸馏水中,可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细胞是______。
(2)图乙细胞中与合成及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抗体分泌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 特性(填字母)(A.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如果图乙所示的细胞是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提供含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氨基酸作为合成消化酶的原料,则15N依次出现的结构是_______ (填结构名称)。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甲细胞,发现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
(4)在甲和乙细胞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填标号),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细胞外的O2进入该细胞的线粒体内至少要通过 层生物膜。
(5)若要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出来,分别研究其功能,应用 法。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物质a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则a是 。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 。
(2)物质b是___________,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
(3)物质C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成 色,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 种。
(4)物质d是 ,d和胆固醇、 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下图表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
(1)步骤甲称为 。
(2)步骤乙的目的是 。
(3)步骤丙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
(4)在步骤丁的操作过程中,将酥软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后,还要进行的操作是 。
(5)某学校不同班级学生在同一天不同时间进行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实验效果有明显差异。为了探究该实验取材的最佳时间,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