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1/8 | B.3/8 | C.1/16 | D.3/16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把酵母菌的培养条件从有氧改为无氧时,细胞中的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②甘油分子由小肠腔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中,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三碳化合物生成三碳糖和五碳化合物的过程中,叶绿体基质内产生ADP的量增加
④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过程中若细胞内生成的CO2量相等,则产生ATP量也相等
A.1项 | B.2项 | C.3项 | D.4项 |
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如果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
A.a上升、b下降 | B.a、b都上升 | C.a、b都下降 | D.a下降、b上升 |
在天气晴朗的夏季,将用培养液培养的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进行
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0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0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
(水平虚线表示: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 CO2浓度)。据图得出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 |
B.D点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强度相等 |
C.影响曲线BC段变缓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
D.H点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强度相等 |
下图表示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该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
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
C.实验结果应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 |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
下图甲表示水稻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情况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当光照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
B.图甲中,当光照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 |
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D.图乙中,限制b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