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普通甘蓝为二倍体(2n=18),通过育种得到四倍体。   
(1)一般得到四倍体植株是利用试剂处理二倍体植株进行            分裂的部位,上述育种方法是            
(2)二倍体甘蓝正常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其染色体彼此为            染色体。
(3)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均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得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则四倍体甘蓝减数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条。
(4)实际观察四倍体甘蓝的            器官,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前期多数为4或2条同源染色体联会,3条染色体联会或1条染色体单独存在的情况占少数;而中期则出现较多独立的1条染色体,且染色体总数不变,表明联会的染色体会出现            的现象。
(5)上述情况表明:四倍体甘蓝减数分裂过程出现            异常,导致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有17、19、21条等,说明细胞内出现了            增加或减少的现象,使其育性            (正常/减弱/增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考察“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生长素并促进了房发育成果实”这一结论,她选择了发育正常的黄瓜雌花,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注:套袋能避免异花传粉,从而不能形成种子)

编号(雌花)
套袋处理
人工处理
预期结果
1号
不套袋

正常结果
2号
未开花前套袋


3号
未开花前套袋
成熟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1)在上表中完成预期结果。2号______________;3号______________。
(2)对比2号与1号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3号与2号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分析回答:

⑴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


⑵图中①、②曲线,其中代表单子叶作物的是,代表双子
叶杂草的是
⑶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左右(用字母表示)。

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如图)。

(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请回答:
(1)图a和b说明什么?
(2)图c和d说明什么?
(3)图e和f说明什么?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号与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号与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下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用“+”(促进)或“-”(抑制)表示图中A、B、
C、D四处的作用性质:
A.,B.,C.,D.
⑵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E的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含量多少的调节和控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