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Ⅰ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
(2)现有胃蛋白酶,A试管放置正常温度,B试管放置100度,相同时间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两个试管的颜色深浅是 (A:A管颜色深,B:B管颜色深,C:颜色一样深)
(3)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酶的活性,其原因是 。
(4)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 抑制剂,原因是 。
(5)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5℃,请在图丙内绘出相应变化曲线。
巨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广泛用于人工造林,具有适应性强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菊苣是生长在林下的、高产优质的饲用牧草。请分析回答:
(1)若在巨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群落物种的。
(2)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为研究这些物质对菊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采集新鲜凋落的巨桉树叶,与土壤混合后置于花盆中,将菊苣种子播种其中,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见下表。
分组 |
凋落叶含量 (g /盆) |
植株干重 (g /10株) |
光合色素含量 (mg /g)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C5羧化形成C3效率 (μmolCO2/m2/s) |
对照组 |
0 |
7.78 |
2.74 |
9.77 |
0.040 |
实验组1 |
30 |
3.60 |
2.28 |
7.96 |
0.040 |
实验组2 |
90 |
1.14 |
1.20 |
4.76 |
0.028 |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菊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在巨桉凋落叶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直接导致减弱;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下降,导致植物对的利用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对菊苣幼苗的光合作用有作用。
(3)进一步研究表明,巨桉对某山区的多种植物的影响与对菊苣的影响相同。若在此地区大面积种植巨桉,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
Ⅰ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膜蛋白功能的差异是由结构差异造成的,导致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2)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功能。
(4)图1的四种膜蛋白中,承担受体功能的是。
(5)该细胞不能合成胰岛素,其原因是。
Ⅱ(8 分)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是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差。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了能利用这两种糖进行发酵且对酒精耐受能力强的酿酒酵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酵母菌培养基要进行倒平板操作,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取从自然界中采集的葡萄,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按图甲所示过程进行酵母菌的纯化培养。
图乙是经过图甲过程A纯化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用编号表示)。研究者在图甲过程C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丙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仅以________ 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
(4)从以上筛选得到的活酵母菌中提取DNA ,利用PCR 技术大量扩增获得目的基因。若将1个目的基因分子复制10 次,则需要在缓冲液中至少加入_____个引物。将目的基因连接到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质粒上,然后将所得的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时,应选择缺乏________ 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5)将经上述流程培育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含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酒精发酵能力测试。随着发酵的持续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够存活,说明它能________________,即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下面是百度百科关于抗利尿激素(ADH)的部分阐述,请回答相关问题。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此外,该激素还能增强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
(1)ADH合成后主要经由下丘脑神经细胞的_____(细胞体、树突、轴突)输送至脑下垂体后叶,垂体后叶中的ADH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式从细胞进入血液,最终在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
(2)ADH合成过程脱去______个水分子,与ADH合成、加工、分泌直接相关的单层膜细胞器是________。
(3)尿崩症患者有多尿、剧渴等表征。90%尿崩症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长臂28位置(Xq28)上的AVPR2(AVPR2基因决定抗利尿激素接受体蛋白-2)。当AVPR2基因缺陷时,患者体内ADH含量较正常人________、血浆渗透压较普通人______。如何确定这种病的显隐性?请简要写出确定思路。
Ⅰ束丝藻是我国淡水水体常见的水华蓝藻之一。为了研究不同无机磷浓度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束丝藻藻液离心去上清液,藻细胞用无磷BG11培养基洗3次,转入无磷BG11培养基培养10d。再将藻细胞分别转接到不同磷浓度的BG11培养基(磷的浓度为0.00、0.05、0.50、1.00mg/L)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分别测定不同生长时间的束丝藻叶绿素a的含量和培养12d的束丝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每克干重每分钟光合放氧量。结果如以下曲线。分析回答:
图1 不同磷浓度下束丝藻的叶绿素a含量
图2 束丝藻在不同磷浓度下的光合放氧曲线
(1)该实验中先将获取的束丝藻在无磷培养基中培养10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曲线表明,随着培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的含量________。实验中为了减少测定数据的误差,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曲线表明了束丝藻的光合速率随着培养基中磷浓度的增加而________。从发展趋势看,如果继续提高培养液磷浓度,束丝藻光合速率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核酸、蛋白质、生物碱等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请推测,在缺磷培养液中培养时,束丝藻中的碱性磷酸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将____________。
(5)磷元素的缺乏影响束丝藻的光合作用,可能的原因有、。
Ⅱ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做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同源区同时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做杂合子。缺失杂合子可育,缺失纯合子具有完全致死效应,某遗传研究小组对皖南地区一种家鼠做了实验,让P: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统计所有F代,结果如下表。(尾的相关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若A所在的染色体正常用A+表示,缺失用A-表示)
表现型 |
有尾 |
无尾 |
|
F1代数量(只) |
雄家鼠 |
50 |
0 |
雌家鼠 |
48 |
46 |
(1)根据表格分析可知,发生缺失的是 染色体,亲本中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与尾的有无的相关基因 (填“有”或“没有”)丢失。
(2)由题分析可知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3)让F1代雌雄家鼠自由交配,F2成年家鼠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物质的循环,A、B、C、D构成群落,a—j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过程是。碳在生物群落内以形式进行传递,该过程包括(填字母)。
(2)图中的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3)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价值。
(4)若进行上述物质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