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
探究课题 |
选用材料与试剂 |
①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
②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③ |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④ |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下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不同的膜蛋白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和功能,下图体现了膜蛋白的部分功能。下列选项中有关膜蛋白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1表明膜蛋白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B.图2说明膜蛋白能够催化膜表面的代谢反应 |
C.图3表明膜蛋白有利于细胞接收膜表面的化学信息 |
D.三个图能够说明膜蛋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A.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于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酒精对细胞造成伤害 |
B.对于植物来说,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松土透气,促进根系有氧呼吸,防止植物发酵 |
C.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以及发酵罐等,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各种酒 |
D.包扎伤口时,需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否则破伤风杆菌容易感染伤口表面并大量繁殖 |
下列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
A.抗体的分泌过程 |
B.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
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 |
D.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
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4个氧原子 |
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
C.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 |
D.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