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辜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l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已知遗传病甲与基目A和a有关,遗传病乙与基因B和b有关,两种遗传病中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病为伴性遗传病
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
C.5号的基因型定是AaXB-Xb
D.3号与4号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是3/16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比为3:l B.F1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为1:2:l D.测交后代比为1:1

下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w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B.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乙豌豆自变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
D.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相同

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自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狗。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变配,F2各表现型的数量如下表。据此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

表型
数量
性别
黑色短毛
黑色长毛
白色短毛
白色长毛

42
19
14
6

47
12
15
5

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
C.两对常染色体上 D.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
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既有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