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表所示为生物学工作者收集到的某市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据表和图回答问题。
被食者 捕食者 |
绿藻 |
螺蛳 |
水草 |
鲫鱼 |
轮虫 |
螺蛳 |
√ |
|
√ |
|
|
鲫鱼 |
√ |
√ |
√ |
|
√ |
轮虫 |
√ |
|
|
|
|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 个营养级。
(2)若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轮虫的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将 ,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 。
(3)假如鲫鱼的食物有1/5来自轮虫,1/5来自螺蛳,1/5来自水草,2/5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2kg需消耗绿色植物 kg。
(4)如图所示为对某引进经济鱼种群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在t2时期该鱼的种群数量是该河流对该鱼的 。
(5)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 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
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⑥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_____________,此人血糖浓度高达1.85g/L,就有一部分血糖通过④排出体外,因此,此人患_______________,
(3)能够促进②过程进行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分)下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的编号②、③、④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其中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不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酸碱度。
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传问题。
实验一:
⑴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R、r表示):
实验一 |
亲本 |
F1 |
F2 |
|
雌 |
雄 |
雌 |
雄 |
|
红眼(♀)×朱砂眼(♂) |
全朱砂眼 |
全红眼 |
红眼:朱砂眼=1:1 |
红眼:朱砂眼=1:1 |
①果蝇控制眼色基因R,是一段有功能的_________片段。在基因R的表达过程中,首先来自细胞质的__________与R基因的某一启动部位结合,并催化转录进行。该转录产物需要在_________中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
②R、r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朱砂眼对红眼为_______性。
③让F2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雌蝇有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
实验二:
⑵在实验一F3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蝇。研究发现,白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有关。果蝇的眼色控制如下:
酶1酶2
白眼——>红眼——朱砂眼
将该白眼雌果蝇与一只朱砂眼雄蝇杂交得F′1,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实验二 |
亲本 |
F′1 |
雌 |
雄 |
|
白眼(♀)×朱砂眼(♂) |
全朱砂眼 |
全红眼 |
实验二中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则F′2代杂合雌蝇眼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基因型为纯合的比例为。
低温和高温会导致植物细胞的伤害,为了探究高温和低温对小麦的伤害,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原理:当植物组织受到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等的影响时,常能伤害植物细胞的结构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大,结果细胞内容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温度及各种杂质都会影响测量结果),膜的通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抗逆性愈弱。
(2)实验材料:小麦幼苗30株
(3)仪器与药品: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等
(4)分析变量:
实验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小麦幼苗30株,去除残留胚乳,用______对小麦幼苗反复冲洗三次;
第二步:取三只小烧杯,分别加入20mL蒸馏水,编号为1、2、3号;
第三步:每10株置于1、2、3号小烧杯中;
第四步:;
第五步:40分钟后取出,并去除小烧杯中的幼苗;
第六步:。
(6)实验分析:
①实验的第一步的目的是。
②空气中的CO2会溶解于蒸馏水中,从而给实验带来误差。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请利用现有材料对实验进行补充。
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水稻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在三碳酸转变为三碳糖的过程中,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________结合而被固定,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为__________。
(3)据图分析,光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光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阶段。
(4)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________环境中。